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实验小型管式炉因其高温可控性、气氛灵活性及结构紧凑性,适用于多种材料的高温处理实验,具体包括以下材料类型及典型应用场景:
一、金属材料
铁基合金
处理温度:通常在惰性气体(如氮气、氩气)保护下,处理温度可达1200~1300℃。
应用场景:铁基合金在高温下易氧化,需在惰性气氛中退火或烧结,以消除加工应力、提升材料延展性。例如,钛合金在800℃惰性气氛下退火,延伸率可提升15%。
镍基高温合金
处理温度:1400~1600℃,适用于模拟航空发动机服役环境。
应用场景:在1000℃下通入模拟烟气(含O?、CO?、SO?),研究材料的氧化腐蚀规律,为合金成分优化提供数据支持。
不锈钢粉末冶金
处理温度:1400℃,氢气还原气氛。
应用场景:通过氢气还原烧结不锈钢粉末,孔隙率可控制在<5%,适用于3D打印金属件的后处理。
二、陶瓷材料
氧化铝(Al?O?)陶瓷
处理温度:1600℃,真空或惰性气氛。
应用场景:烧结氧化铝陶瓷,密度可达3.9 g/cm3,适用于电子封装基板或切削工具。
氧化锆(ZrO?)陶瓷
处理温度:1700~2000℃,超高温环境。
应用场景:利用氧化锆的低热导率和高化学惰性,制备高耐磨涂层或生物医用陶瓷(如人工关节)。
碳化硅(SiC)陶瓷
处理温度:1600~1800℃,高导热需求。
应用场景:在金属热处理中作为炉管材料,或制备高导热陶瓷基复合材料。
三、复合材料
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
处理温度:1000~1200℃,惰性气氛。
应用场景:碳纤维在高温下易氧化,需在惰性气氛中碳化处理,以提升材料强度和模量,适用于航空航天或汽车制造。
陶瓷基复合材料
处理温度:1600~1800℃,超高温环境。
应用场景:结合陶瓷的高温性能和金属的韧性,制备抗热震性优异的炉管或坩埚,适用于更高温度的实验环境。
四、半导体材料
硅(Si)
处理温度:1200~1400℃,氮气或氩气?;?。
应用场景:硅基太阳能电池在1200℃氮气气氛下退火,可减少缺陷密度,提升转换效率至>22%。
砷化镓(GaAs)
处理温度:1000~1200℃,高真空环境。
应用场景:在分子束外延(MBE)或化学气相沉积(CVD)中,制备高性能光电子器件。
五、碳材料
石墨
处理温度:1800~2000℃,真空或惰性气氛。
应用场景:石墨化处理碳纳米管或石墨烯,提升导电性和热稳定性,适用于电池电极或导电薄膜。
碳纳米管(CNTs)
处理温度:700~900℃,氩气?;?。
应用场景:在催化剂(如Fe/Al?O?)辅助下,通过化学气相沉积(CVD)定向生长碳纳米管,直径偏差可控制在5nm以内。